世界衛生組織指出「肥胖是一種慢性疾病」,肥胖者發生糖尿病、代謝症候群及血脂異常的風險,超過一般人的3倍,且發生高血壓、心血管疾病、膝關節炎及痛風也有2倍風險。肥胖給人帶來的絕對不只是視覺上的改變,還有更多看不見的健康隱患,有研究證實,當肥胖者減少5%以上體重,就可以為健康帶來許多益處,例如高血壓、糖尿病等與肥胖相關疾病都將獲得改善。想要身體健康就得從維持良好體態開始,接下來就帶大家一起破除常見的減肥迷思,讓你能夠在維持健康的前提下找回好體態!
內容目錄
Toggle打破減肥時的8件錯誤迷思
早餐不吃,其實更容易復胖
減肥期間很多人都會省略早餐,但正確的做法應該是三餐都要固定時間進食,尤其餓了一個晚上的肚子若在早上沒有獲得能量補充,反而會降低基礎代謝率,讓身體開始堆積脂肪,且容易因為肚子更餓,反而吃進更多的熱量。
不攝取油脂,容易造成內分泌失調
雖然減肥時的確要避免攝取過多油脂,但油脂對身體來說其實是很好的潤滑劑,攝取太少反而易造成便秘,身體的內分泌也會失調,建議可以改為攝取優良的不飽和脂肪,如富含Omega3的亞麻籽油、堅果、魚,只要適量補充健康油脂,既不會囤積太多脂肪,也能補充到營養。
不吃澱粉,會更容易感到飢餓
雖然有許多生酮飲食、低碳水飲食都強調少吃澱粉,但若是完全不吃澱粉,會導致血糖波動加快,更特別容易覺得餓。長期來看,減肥過程中還是要適當補充澱粉,只是可以將其改成糙米、全榖根莖類等非精緻糖,並控制每餐的攝取量,讓身體在減肥期間依舊能攝取到優質的碳水化合物,以維持體內基本所需的能量。
晚餐不吃,會影響睡眠品質
不吃晚餐會因為身體的飢餓感增加,影響到睡眠品質,導致睡夢中分泌的瘦體素減少,長期下來也會發現不吃晚餐對減肥沒有太大幫助。如果擔心太晚吃飯會囤積熱量,可以選擇早點用餐,並減少攝取的份量。
熱量相同的食物,減肥效果大不同
一樣都是500大卡,一碗泡麵跟一份輕食便當,誰比較能夠瘦下來?減肥時不能只計算攝取的熱量,還要選擇正確的食物,像是原型食物、沒有加工過的食物不但對身體的負擔較小,也較不會有營養不均的問題產生。
少量多餐,不如固定時間用餐
少量多餐會讓血糖一直維持在高點,導致血糖轉成脂肪,或是變成三酸甘油脂堆積在內臟,反而對身體不好。建議在減肥期間,要固定時間吃三餐,且三餐中皆有吃到身體所需的熱量跟營養就好,其他時間就盡量控制飲食,以確保身體不會攝取過多熱量。
減肥只吃水果會造成身體負擔
很多人在減肥時習慣吃水果來取代正餐,因為覺得水果算是原型食物,且富含許多好的營養素,卻不知大多數水果的果糖含量非常高,吃太多反而容易讓血糖堆積成脂肪。所以想在減肥期吃水果的話,就必須要控制一天的攝取量約為兩個拳頭的大小,且盡量選擇番茄、芭樂、奇異果、柳丁或蘋果等低升糖指數的水果,才能在攝取營養的同時,減少對身體帶來的負擔。
酵素的功效,其實不是減肥
酵素最大的功用就是分解食物、幫助消化及減少消化系統負擔,所以服用酵素只能改善便秘狀況,沒辦法減少體內的脂肪量,更不會有瘦身的效果。與其用酵素減肥,不如透過健康飲食法,才能健康的鏟除多餘脂肪。
減肥從來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,但千萬不能為了追求良好體態,反而失去了健康,因此我們需要用正確的觀念搭配持之以恆的心態,來輔助自己用健康的方式達到瘦身效果,找回最美麗的自己。相信努力想要改變的你,一定能慢慢往理想中的體態邁進!